同是江湖人,定有再见时

2017年6月4日,终于还是把微博关了。崇尚动机注意的我,实在找不到一个理由来用它。既不需要作为发牢骚的工具了,也没有什么秘密需要把它作为树洞了。本想作为订阅工具,关注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然而世风更趋浮躁,充斥的不再是大家诚心诚意的分享与沟通,不过是一个名利场的工具而已。另外,愈发觉得,入门、了解以及认识一门知识、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人最好、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是阅读书籍。
不过人毕竟是社交属性的动物,又怎么会离得了七情六欲什么的,我还是那个敢爱敢恨,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自己,只是更加明白了自己、清晰了别人。纵其一生,我们会有无数场相遇,那些刻骨铭心也便蕴含在这些不经意里。
今年开始,给自己的计划里添了一间小事:列150人名单。
忘了在什么地方谁说过,人这一辈子能保持联系最多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人。近年以来,觉得好像认识很多很多人,可是好像真正认识的人又少一有少,朋友、感情等的概念在脑海和心里还是一片乱码,有必要给自己梳理一番,于是才决定了列这个“150人名单”。当然,也不是为了列名单而列,就像到现在,半年的时间过去了,才列了几十个人。不过,这些人,一定会花心思、用时间,哪怕更多的其他付出,来呵护和对待的。
喜欢四处游荡,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能认识更多的人,幸运的是,认识的很多新人里,总会有一种真实的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,对这样的人,自然是愿意多花一些精力来关注的。大的可能是相关新闻,小的可能是公众号朋友圈,从中,也往往能收获到更多的感动和惊喜。 有一个朋友去年年底才认识,当时相处的时间只有三天,而有沟通的时间只有一天的时间,尔后就又各自天涯,几无联系。只是关注了他的公众号,然后每天会更新,分享每天的见闻和思考。在这每天的坚持之下,我看到了一个对自己无比真诚、用心的人。这样的人是热爱生活的,如果不让他走进自己的生命,确是一种可惜。
怎样才能走进彼此的生命?那便是等待。怀着爱和希望,在每天勤勤恳恳的生活里等待,等待下一次的不期而遇,把酒言欢,互诉衷肠。
你不了解爱,我也不了解。只是可能我的步子迈出得稍微早点。
如果,同是江湖人,那,一定会有再见的时候。
鞠躬尽瘁,向心而生。尧言,仅供参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