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的青春不迷茫

谁的青春不迷茫

出于对同名书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的好感,今天终于是把上映一段时间的同名电影给看了,没有轰轰烈烈,也没有海誓山盟,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记流水般的叙述把故事讲完了。可能正是因为故事的平凡才让更多人找到的自己曾经的影子。中学时期是真的纯的掉水的一段时间,那种“心中有万千小鹿乱撞”的感觉估计也只存在于这个时期。到大学和后来一切都不那么纯粹和简单了,有了更多的附加条件,我们也更加焦虑和着急了。

相较于电影,书更显得丰富,这本书是大学时候看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关于青春、关于情感的书,老乡刘同笔下描述的青春生活应该让无数的少男少女产生了同感,然而对自己而言却是深深的共鸣。他的那种起点之地和奋斗的韧性像是在看另一个自己的成长历程,虽然他比我年长。不同的是,他把这股韧劲保持的很好,自己却似乎没能好好把握,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好好把握。

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一只动物

一段时间里,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再那么丰富,只会从单一的角度像动物一样从本能的角度来思考和期待,真心觉得惭愧。不是愧疚于成就的稀缺,而是愧疚于对时间和生命的浪费。说好的用生命来参透生命,面对很多的没有尝试过的甜与苦的时候,自己却也不是那么的义无反顾,让生活的无限可能慢慢变成了毫无可能。

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只是还需要点时间来接受

现在的努力和认真,与以前是无法相比的,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像以前那样专注了。自己从原来的特别变的越来越普通。不是说普通不好,而是知道以前那样的状态更好。当问及自己这一切是为什么的时候,其实是知道,在做生活的加法与减法的时候,几年前的某一道加法做的太过随便,然后产生了连锁的反应。这些年原地的踏步是过去的因果。

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只是还需要那么一丁点的时间来接受,和好好想想如何来面对。

聪明毕竟不是智慧

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我们,挖空心思,专于名利。今天某领导旁敲侧击的告诉自己谁又做了什么。对此,我是欣赏“谁”的有心和用心,但是我更加知道以利相交必以利散,这种聚聚散散又有多大的意义?可能曾经的自己对此也是乐此不疲的,但现在是累了,也是倦了,更是看淡了。

想要参透生命,了解生活,光靠聪明毕竟是不够的,聪明也毕竟还不是智慧。需要更深入、全面和冷静从容的面对生活。

养好精气神

过去没有照顾好自己,身体和生活都还有一些随便,虽然修行本身不要太过讲究物质,但精神层面的纯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。而要如此,就必须保持好的精气神,否则遮蔽了心中的那双眼睛,单靠肉体世俗的双眼怎能看清想要了解的一切。


鞠躬尽瘁,向心而生。尧言,仅供参考!